在這裡向大家介紹的是美國建築大師:路易士.康作品中頗具代表性的建築作品:「沙克生物研究中心」。

  此建築作品被列入世界十大現代代表建築之一,與萊特等人一同站在建築不朽殿堂。此作品為路易士.康建築理念的重要呈現,作品裡對於光線、建築材料之精神本質與對自然光線的已然應用純熟,是他所提出的靜謐與光明(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理念的完整展現,還有一種對於材料與本質本身的一種自我發言,光、量體、場域與人在此地自然地產生關係,一切都是如此的和諧自在,量體有其自我的展現等等的理念在此建築作品裡都能夠獲得理解與實踐。

沙克生物研究中心.jpg 

沙克生物研究中心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1、建築名稱:沙克生物研究中心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2、基地地點:10010 North Torrey Pines Road La Jolla,California

3、建造時間:西元1959-1965年

4、基地環境:佔地27英畝(約11公頃),高出海平面350英呎(110公尺),面臨太平洋的懸崖峭壁上。

 

委託人的要求:

  興建沙克生物研究中心的構想最早來自生物學家沙克(Jonas Salk)博士,沙克博士本身是一位在生物研究方面的開拓者,因此,他對康提到了許多深奧的問題,包括人類的未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人的本性…等,令康頗為著迷。

  他希望未來的研究中心,有著僧侶隱居的環境,有拱廊、柱列、中庭等。沙克博士要求能有寬敞開闊、沒有任何障礙的內部空間,以因應未來科學研究多變性的需要,建築材料必須簡單、耐久,能經得起長年累月的時間考驗而不需太高的維護費用。

  除此之外,研究機構的環境必須能使研究人員頭腦清靜,除卻不必要的聯想,設計要具人性化和審美觀,沙克博士要求建築師根據這些原則創造一座能讓畢卡索都覺得值得來參觀的場所。(王紀鯤,1994,P89-93)可見沙克博士對該建築的期望,康亦接受此一挑戰,並由其設計結果而了解康用心的程度。

0.jpg

沙克生物研究所設計理念中的精神:

  康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味道極濃厚的建築師,他的創作思想和作品著實不容易輕易的被理解。雖然康的文筆非常的優美,但他在闡述他的思想理論時卻總是含糊難明,這和他在大學十年間的「思考」和「等待」有非常大的關係,也就是成就近代建築大師的起點。在沙克生物研究所的設計中可以看出其精鍊的設計手法;完成的建築作品再配合上路易士.康自己的一些片段的敘述,可以從這一些線索看到些許清晰的理念。

  對於沙克生物研究所建築乙案,康曾說:

  「當沙克到事務所來要求我蓋一棟實驗室時,他說:『我希望有一件事能實現,我希望邀請畢卡索到這個實驗室來。』當然,他是在暗示科學(關於計量的)裡,連最微小的生命也有完成自我的意志。微生物希望成為微生物;玫瑰花希望成為一朵玫瑰花;而人希望成為一個人,去表達自己。沙克傳達了這種表達的欲望-科學家需要不可計量之出現,而那是藝術家的領域。」

  沙克博士一生要求建築要能表現出醫學科學的人文涵意,致使康在做研究所的規劃設計時,思緒回溯到歷史上學者聚集的場所,如中世紀的修道院和其他學者隱居之所。他將研究所分為三組,一為交流會議部份,一為生活部份,一為研究所部份,三者分列為崖岸的不同部份。

  此計劃案早於1959年即著手進行,原先之基本計劃為由研究所,宿舍及聚會所三處所構成,三者均配置於富起伏變化之基地上,各自獨立成一單元,並藉具有強烈引導性之通道,使三者互相呼應,而構成一個整體。

  在具有都市計劃傳統之費城渡過大半生之路易士.康,在其40年代屢次參與費城之都市計劃,特別是對都市設計之造詣,更具超人一等之見地,就某個觀點看來,整個沙克研究所建築群的場域或可謂康首度經手的一個「超小型都市」的建築計劃。然而,沙克生物研究所是康對於一種新建築第一個完成的夢想,一種反映新人類的新建築。

沙克生物研究中心02.jpg 

建築量體發展的概念原型與場域的中心概念:

  在本設計案之中,根據路易士.康的思想精神與實際建築量體展現的空間效果,可以整理出下列兩項特徵:

1、曼陀羅(Mandala)的概念:

  康把沙克生物研究所設計成東方曼陀羅的式樣。在東方藝術裡曼陀羅代表自然的秩序,透過一組同心幾何形狀劃分出層次不斷向四方延展,每一個幾何形包含了一個神的象徵或神的屬性。在容氏心理學裡曼陀羅被視為是一種統一對自我之各種觀點的途徑。而在沙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建築體上就能夠發現康將他所擅用的基礎幾何型體如同曼陀羅一般的在基地平面上延展開來。

2、從外在驅體到內在精神的連貫思考:

  康的建築物從外面包含樓梯廁所的設備空間(軀體)向內發展;經過實驗室空間──生物研究進行的──不透氣的封閉著,由電腦監察,同時被管道和設備的大空間所服務(心靈);經過走廊,那是與人會面的地方(社會);經過可看到海景而被栗木所屏遮的科學家私人辦公室,那是沉思的地方;最後到達有一條簡單的水流過的中庭,那是一個靜止的場所,一的面向天空的立面,一個沒有屋頂的教堂(精神)。

  因此,順序是軀體>心靈>社會>精神:全人類的屬性象徵。一棟偉大的建築必須對這些每一項都能滿足,而且扮演一種整合它們的角色;(朱咸立譯,1989,P76)也就是說康對建築所追求的,從文化精神、社會需求、基地的尊重、人類心靈的探求,建築物都要滿足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yuey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